海报新闻记者仇晶济南报道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与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的培育发展密切关联,科技创新更是其发展的关键。作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支点的山东,面向前沿领域提早布局,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化,抢占高质量发展高地,构建竞争持久动力。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中,山东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打造未来产业的成果亮眼——培育壮大32个国家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7%,“新三样”出口大幅增长40.6%;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4万家,增长34.2%。新增国家级“双跨”平台3个、居全国第一。加快推动新兴产业成为山东产业发展主力军走进位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园,总装车间里,大批工人和自动化设备正紧张而有序地组装零部件。今年8月,比亚迪第万辆新能源汽车在这里正式下线,带动上半年起步区新能源汽车项目产量突破10万辆,完成产值.4亿元,助力济南起步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走向快车道。新兴产业引领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山东省抢抓机遇提速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节能环保等全产业链发展,年,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首位,培育认定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5个,形成国家级、省级产业集群互为补充、梯次发展的良好格局。今年前三季度,山东“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11.5%,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56.0%,同比提高3.0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6.6%和32.6%,分别高于全部投资31.1和27.1个百分点。通过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近日,齐鲁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部主任、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所长、山东省“十强”产业智库专家许崇庆接受了海报新闻记者的采访,他认为,山东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塑强绿色生产力方面有着鲜明的优势。政策方面,国家赋予“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这一战略使命,以及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使得山东有多个国家战略加持。产业基础方面,山东庞大的制造业规模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搭建了广阔的应用场景,易于塑成竞争优势。区位优势方面,山东北接“京津冀”、南靠“长三角”,又地处黄河下游,便于“南北联通、东西互济”。作为沿海大省,山东海洋能源、沿海核电、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化工、海洋牧场、海洋运输等海洋产业的发展条件得天独厚,特别是国家海洋实验室建在山东,为海洋产业的提档升级和布局海洋未来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许崇庆表示,下一步,山东应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构建新发展赛道;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打造良好创新生态;构建现代化制造业体系,探索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路径;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从而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快巩固动能转换成果,推动新兴产业成为山东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实现产业结构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抓住未来产业发展新趋势如今,放眼全球,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速创新,数字技术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福祉。山东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以抓住科技创新为关键,发力产业升级为方向,举全省之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发展“数字生产力”催生新动能,持续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强产业”,并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列为“十强”产业之首,通过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山东省抢抓机遇培育济南空天信息、青岛人工智能、潍坊元宇宙、烟台东方航天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通过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提质“数字生产力”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其中,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充分发挥算力优势,不断构筑“超算生态”,逐步实现算力产业化的多元路径。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主任吴晓明向海报新闻记者介绍,年,济南超算算力科技成果转化突破亿元,数字经济规模增长30%以上,带动产值超百亿元,用户超过家。济南超算目前已建设完成了山东算网,有力推动了中国算力网的建设及东数西算国家战略的实施,并为智慧海洋、生态环保、工业仿真等领域提供了有效的算力支撑。通过“数字生产力”的不断催生,山东新动能发展势能显著增强。吴晓明认为,在发展“数字生产力”的过程中,山东应当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dongshengzx.com/sdfz/896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