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160128/4766939.html 这些山东农大人 敢担当、勇拼搏 用奋斗书写青春篇章 讲奉献、有作为 用实绩交出精彩答卷 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在这个属于青年人的节日里 我们为他们点赞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近日,为表彰先进,激励全校青年集体和个人在“双一流”建设、服务乡村振兴中奋发有为,再立新功,经择优推荐、审核评选,学校决定授予农学院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团队等9个集体“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授予马方放等6名同志“青年岗位能手标兵”荣誉称号,授予田延平等18名同志“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青年文明号”名单 农学院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团队 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团队主要利用遗传学、基因组学的手段,以番茄为模式,解析作物优质抗逆的分子机理,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Plant、PNAS、PlantCell、PlantPhysiology等国际主流期刊。团队目前承担农业部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等课题多项。团队目前已初步育成泰番、泰番等优质番茄品种。 资环学院新型肥料创新团队 团队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理论与创新并重,在生物基包膜缓控释肥料的研发与应用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多项技术转让,积极服务企业和社会;指导学生多人次获省级及以上奖励,6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团队协作、自我加压,共同奋进,发表论文71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15.。 机电学院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中心坚持“学用结合,学以实为贵”作为指导思想,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学科和专业为依托,将专业教育与雷锋红色基因相结合,带领学雷锋家电维修队义务服务30多年。中心每年指导或承办各类专业学科竞赛十余项,获得国家级奖励10余项,省级奖励50余项,中心教师多次被评为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等。 山东省盐碱地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工程技术中心 团队学员结构合理,成员均为博士学位,80%为党员;70%具有访学或挂职经历,80%为高级职称。在缓解连作障碍、生物防治和盐碱地利用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成果发表在Microbiome、SBB、MetabEng、FrontMicrobiol、BMCgenomics等期刊上、获得专利授权和省科技进步奖。每年开展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生产、技术推广专题培训,受到农业推广部门和农民朋友的认可、好评。 公管学院文化产业发展与管理系 本团队自年创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敬业奉献、立德树人,走出了一条求实创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本科教学之路,科研成果丰富、人才梯队科学、教学成绩突出,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均获社会好评。年首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23.8%,就业率93%,取得优异成绩。 信息学院应用数学系 承担公共数学和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年人均工作量以上。撰写教材和专著10部,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和省级教学比赛获奖8人次,指导学生获数学建模等创新竞赛奖位居省高校前列,获优秀指导教师10余人次。主持科研项目36项,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余篇,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厅级学术奖7项。 基建处工程管理科 现承担南校区西北片区近10万平方米建设任务,他们扎根工地一线,加班加点,埋头苦干。白天巡查工地,严抓施工质量,不分节假日;夜间轮流值班,督促安全生产,保障连续施工。疫情防控期间,主动于3月2日全员返岗,坚守岗位,任劳任怨,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在工程延误40多天的情况下,倒排工期,穿插工序,统筹调度,尽最大努力保证交工目标。 财务处科研经费管理科 财务处科研经费管理科,现有职工5名,平均年龄34岁,均为党员,是一支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的年轻队伍,主要负责组织学校科研经费的预算、收支核算、结题审计等工作。目前,科室人员少,任务重,人均业务量大,面对这种现状,科室人员发扬能吃苦、会服务、讲奉献的精神,无怨无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体验快乐,实现自我,展示了“青年文明号”的内涵。 后勤处业务管理科 后勤管理处业务管理科现有职工5人,中共党员4人,硕士研究生学历3人。科室始终坚持“爱岗敬业是根本、踏实肯干是基础、实事求是是方法、无私奉献是担当、敢于创新是进步、争创一流是态度”的理念,锐意进取、改革创新,近五年完成学校余万元的维修任务,并参与了南北校区改接市政供暖、家属区“三改”工作等重大项目。 “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名单 倪飞,农学院副教授。立足麦类作物正向遗传学领域,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取得了突出成果;坚守教学一线,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国宝级“太谷核不育小麦”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被主流媒体广泛报道。荣获“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及“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等荣誉称号。 马方放,园艺学院教授。在美国留学工作11年后,于年11月选择回归母校,受聘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观赏园艺系教授。遵纪守法,工作负责,积极履行岗位职责,完成科研教学任务,现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承担本科生课程一门。年被评为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年获学校“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被遴选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并获十佳班主任称号。 牛浩,经管学院讲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国家林业局专项课题、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以第一作者在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篇;撰写的智库报告《新冠肺炎疫情对山东农业的影响与应对建议》获得省长批示;上学期本科教学评教位于学院前列;获得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本科生获得“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山东省二等奖。 张一敏,食科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农业大学“”工程第二层次人才。政治立场坚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主持国际合作课题、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8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2篇,最高影响因子10.46;成果荣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畜禽产品加工创意大赛二等奖、山东省食品加工大赛一等奖等奖项十余项。 刘红军,生科学院教授。思想上,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执政方针政策。积极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学习党的指示精神和宪法修改文件。同时作为一名党员,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起到表率的作用,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上,对学生认真负责,坚持以学生为本,自年入职生命科学学院以来,承担本科生的《植物学》和《植物解剖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本科生《植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创新思路,指导本科毕业生发表SCI学术论文3篇。科研上,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在PNAS、NatureCommunication,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CommunicationsBiology等主流杂志发表文章17篇,累计影响因子80。担任Plantphysiology、PloSGenetics、TAG、PlantScience和FrontiersinPlantScience等杂志审稿专家。 李万佳,学工处学生教育管理科副科长。学习作伴,高扬青春理想之帆。担任支部组织委员,全程参与主题教育,获评“学习达人”,实施学生党员三大行动计划,主持参与课题10项,发表论文12篇,省级奖励6项。实干打底,勇担青春奉献之责。疫情防控担任“五员”,24小时在岗,构建“1+N”制度体系,建立网格员队伍,摸排学生信息,打造“战疫”金课,开展防控教育,参与学校多项重大工作。创新驱动,汇聚青春创业之源。打造“吾土吾民”,推进“五大工程”,推出“山农榜样”;推进“精智学工”,易班获评省级优秀,修订学生制度3版;深化“6+1”工作法,选聘辅导员、班主任,构建“四位一体”培训模式,设立校内外基地,编印《初心集》,做好工作室建设、项目课题、沙龙、四访等工作。 “青年岗位能手”名单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 素材提供:校团委 编辑:杜丹妮 审核:陈姣毛惠文 登高必自 -山东农大新媒体中心出品-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后台 抖音号:sdau 新浪微博: 山东农业大学投稿信箱:sdaunewmedia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dongshengzx.com/sdxx/8706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