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制造强国,材料先行。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源于年成立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建立伊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即被山东省批准为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年成立学院,目前已具备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年获批“泰山学者”设岗单位,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材料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位列-位。十几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坚实材料基础的优秀人才。

中国青岛山东科技大学师资队伍

学院不仅有强大的学科背景作支撑,而且还有拥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严谨的学术精神。这里,专家荟萃,博士云集,不仅拥有众多学术精英,还拥有一批来自国内外重点院校毕业的优秀教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强,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名誉院长陈蕴博院士捐赠图书并与学院师生座谈)

(崔洪芝教授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教师风采

学院现有教职工80名,其中教授、副教授39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有海外留学经历者达25%。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名,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1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及青年专家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名。

教师风采01陈蕴博

陈蕴博,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首席专家,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轻量化院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兼),中国能源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兼职教授。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六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重大科技成果奖十余项,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授权国际专利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优秀奖一项,国家级新产品奖一项,出版专著五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02崔洪芝崔洪芝,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3项,发表论文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3项。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科技大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先后荣获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等。作为第一完成人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03李敏

李敏,教授,现为民革山东科技大学支部主委。从教24年来,潜心治学,坚持教学一线,勤耕不辍。时刻践行“四有”教师标准。在努力做好教学教育工作,同时还通过科研工作的开展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先后承担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主持山东省和校级教改项目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各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获山东科技大学“教书育人楷模”、“难忘恩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十大师德标兵”等称号。

04姚树玉

姚树玉,教授,无机非金属系学科带头人,在长期教学中,始终坚持将“教书”与“育人”并重的原则。作为校教学督导员和系主任,他在疫情期间,重视开展线上教学教研活动,围绕培养方案的修订,细致地梳理和优化了课程体系,搭建了以突出创新创造和理实一体为特色的教学体系。

姚树玉教授多次获评山东科技大学优秀教师、难忘恩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十大杰出青年、优秀教学督导员、孙越崎青年科技奖、煤炭工业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等荣誉。他常年专注于教育教学和学生指导工作,多次获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实践教学优秀奖等。

05王忠卫

王忠卫,教授,高分子与材料化学系主任,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阻燃材料及应用专委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他曾先后主持参与20多项国家、山东省、地方项目或企业委托科研课题,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授权8项。在成果转化方面,王忠卫以自有技术为基础,带领课题组创办了青岛富斯林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值达到1.8亿元,企业每年为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两个专业近名本生开设高分子加工和改性的实验,同时接纳两个专业学生的实习教学任务。企业反哺学科,成为专业特色的重要支撑,为行业培养人才做出了一定贡献。

06田健

田健,教授,材料学院学术副院长,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优青、香江学者。在纳米材料制备及其在光电催化分解水、二氧化钛还原和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成果丰硕,年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研究论文70余篇,论文总被引次数达余次。

田健培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获得多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还有7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9篇,获“挑战杯”等省部级创新竞赛奖3项。

07马韶霞

马韶霞,材料学院团委书记。作为一名辅导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认真贯彻上级部署,立足岗位,积极探索线上教育管理服务学生新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学生工作干部的时代形象。

在疫情防控的第一时间,她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学生认识疫情。她积极组织“众志成城共克时疫”主题团日活动,指导各支部精心策划,达到了疫情期间思想引领的目的。疫情防控期间,学院的党员和团员也展现了当代青年心系国家的勇气担当,马凤强、梁艳、徐晓磊等数十位青年学生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多名党员志愿者事迹被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网等媒体报道。

办学优势

学院开设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四个专业,其中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名校工程建设重点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省部级学科平台3个;山东省重点建设学科2个;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1个;拥有材料加工与再制造工程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工程”工程硕士授权领域。

学院重点学科平台科研成果学院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5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6项,其中,耐磨蚀材料团队完成的技术成果,先后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近五年来教师发表被SCI收录论文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余项。实验条件学院实验教学设备先进。学院实验室面积约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余万元,拥有高分辨透射电镜、电子探针、高分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综合热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等高端仪器设备,具备先进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奖助学金学校和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理事会奖学金和上海创立奖学金、森隆励志奖学金、圣戈班奖学金和强信奖学金等企业奖学金,用于奖励成绩优秀、学习成绩进步、某些方面有特长或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奖学金每学期评定一次,受奖面达50%。学校还积极采取措施,争取社会资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构建了以企事业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新生“绿色通道”、爱心捐助、爱心银行和“手拉手”关爱等为主要内容的助学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陈蕴博院士在学院设立院士奖学金)素质拓展和文体活动大学期间学生有机会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创业赛事。各类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和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全面的锻炼成长机会。(学院小草学堂暑期支教志愿服务团多次荣获团中央表彰)(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和文体活动)学生发展

近年来,学院学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其中约60%签约中车集团、中船重工、万华集团、威高集团、国瓷材料等大型企业,从事新材料研发、技术管理、材料检测、失效分析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性工作。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

近几年,学生的考研录取率均在40%以上,其中70%左右的同学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录取。届考研学子再传喜讯,全院考研升学率高达53%,创近十年新高,其中有六个宿舍36名同学全部考研成功,受到来社会媒体的广泛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dongshengzx.com/sdzx/865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