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刘金震 6月25日,山东省招考院公布夏季高考、春季高考的一分一段表(点击查看>>)。记者梳理夏季高考一分一段表发现,今年共名考生站上一段线,对比年数据增加了人,但考虑到普通类一段线划线标准,部分上线考生可能与本科计划无缘,更应该充分做好志愿规划。在等级考科目“6选3”模式下,高分段考生明显偏爱物化生组合。 一段线上考生达到人记者从夏季高考文化总成绩一分一段表看到,省招考院提供了“1+6”的数据,即全体考生本段人数、累计人数,以及每个等级考科目的本段人数、累计人数。按照高考成绩发布惯例,为了避免对高分考生进行炒作,一分一段表不公布高分生位次。 从一分一段表可以发现,今年达线人数相比去年有所增多。记者梳理一分一段表了解到,普通类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为分,特招线上考生达到人,相比年上线增加28人;普通类划定一段线为分,站上一段线的考生达到人,对比年数据增加人;普通类二段线为分,线上考生总人数为52人,相比去年增加了人。 虽然站上一段线考生增多,但并不意味均有机会入读本科。记者了解到,一段线是根据考生高考总成绩,按照当年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1.2划定,也就是说,部分考生即便登上一段线及以上,获得填报提前批本科志愿、常规批首次填报普通类本科志愿资格,也可能最终与本科招生计划无缘。对于这部分高考生而言,更应该做好志愿填报工作,充分把握机会填满96个志愿,以争取能够通过合理布局升入本科。据了解,省招考院在集中录取阶段,将争取更多的优质高校增加计划,为我省考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升学机会。 高分段考生较偏爱“物化生”新高考下取消了文理分科,除了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生可在六个等级考科目自选三门,理论上可以有20种选科组合。通过省招考院公布的一分一段表,大致可以了解考生选科情况。记者梳理一分一段表了解到,分以上考生合计57人,其中有56人均选考了物理、化学,55人选考了生物科目。分以上考生共计人,其中,人选考物理科目,61人选考了化学,人选考了生物,仅有51人选科地理科目。倘若以分以上为参考,上线考生人数达到人,其中选考物理人数为人、化学人、生物人、政治为人、历史为人、地理为人。由此可见,高分段考生选择物理、化学、生物比较多。 随着考生位次的降低,选考科目变化较为明显。以特招线分以上考生为例,上线考生总体人数为人,选考物理为人、占比约62.37%,选考化学为人、占比65.92%,选考生物人、占比70.25%,选考政治为人、占比29.8%,选考历史为人、占比30.59%,选考地理为人、占比1.01%。一段线上考生为人,其中,选考物理为人、占比51.96%,化学为165人、占比59.8%,生物为人、占比69.18%,政治为人、占比33.57%,历史为人、占比36.35%,地理科目为人、占比9.09%。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随着考生位次的降低,选科组合也更为多元,一段线上考生选考生物最多,选考地理的考生比例攀升。 选择专业要把脉高校选科要求高考成绩正式发布之后,志愿填报就近在眼前。省招考院相关专家介绍,考生通过省招考院网站、高校招生信息网等,一定仔细查看高校招生计划、招生章程、选科要求等信息。这是高考志愿填报必须严格依据的信息,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专业取向和未来发展规划,综合考虑、理性选择高考志愿。 此外,在高考填报志愿之前,省招考院网站公布年院校投档情况表等,供考生填报志愿参考。年的投档录取情况是新高考模式下的录取信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考生可理性参考,大致定位所选择的院校及专业范围。根据年录取分数情况,山东新高考政策研究专家宋承祥在进行解读时建议,位次在1.5万以内可选择层次及部分特别热的院校;2.5万位次以内可选择院校以及部分农林类的院校、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等;.5万位次内可选择行业内认可的高校,如农林类的院校、边远地区的院校等;7万名以内可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选报志愿是一道主观性非常强的多选题,答案并非唯一,建议也仅仅是一个参考。考生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在遵照规则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慎重选择。但考生选择专业一定要符合选科要求,不同专业选考科目限定不同,有些学校为保障生源相对充足,限定选考科目时采用“或”的形式。比如有高校的专业限考物理或生物,事实上,升入大学进行专业学习,专业可能既涉及物理课程,同时又要学习生物方面知识,如果只选择了其中一门科目,未来可能面临一定的学科压力,此前就有学生入学后又开始补短板。所以,考生一定要留意专业选科要求,尽量选择与自身基本功相匹配的专业。同时不要错过提前批、中外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办学等升学机会。 高考志愿填报一定走好这五步志愿填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省招考院建议考生综合研判,全面分析,应对自身情况有较为客观的判断,要结合实际,综合分析、科学选择。志愿填报一般可进行“五步走”,第一步是进行合理定位,要明确自己的高考成绩、位次和分数线,把握招生计划、招生章程和高考政策信息,全面衡量,合理定位大致的拟报考专业和高校范围。 第二步是结合兴趣优势+职业规划+现实条件+社会需求,统筹兼顾。基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考虑自身条件、个人意愿及经济条件,着眼于时代趋势与社会需求,初步确定高校和专业。第三步是初选志愿,粗选“大菜单”+细选“小菜单”+“志愿菜单”。在综合分析研判各类信息的基础上,按照划定的专业和高校范围,上下延伸选出“大菜单”(个左右的志愿),适当缩小范围至“小菜单”(10个左右的志愿),再全面衡量、增删调整形成“志愿菜单”(个左右的志愿)。 第四步则为优化志愿,进行“冲、稳、保”布局,分层次分梯度降序确定志愿顺序。比如填报普通类96个志愿,可将自己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个左右“冲一冲”,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个左右“稳一稳”,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0个左右“保一保”。第五步为正式填报,可以借助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预选志愿,确定拟报考志愿最终顺序,生成志愿预填表。在规定时间登录志愿填报系统,“一键导入”志愿预填表或输入报考的专业及院校,这时仍然可以动态调整或修改志愿,最终确定后,及时提交报考志愿信息。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dongshengzx.com/sdlt/908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