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山东农业大学赵鹏教授做客养殖宝会客厅,接受养殖宝总经理郝尚韬先生专访,就我国目前的畜禽疫情防控现状和养殖业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赵教授指出互联网发展模式将是传统养殖业前进的必由之路,“养殖宝”平台走在行业前列,通过大数据分析的形式,为养殖户、兽医等群体打通了一条便捷交流的渠道,让养殖户能够通过互联网实时获取最新信息,有效提高养殖效益。 山东农业大学赵鹏教授(左)与养殖宝总经理郝尚韬(右)座谈 以下为座谈内容概述: 郝总:禽白血病目前在国内外流行情况如何,对于该病的净化有何建议? 赵教授:就国外来讲,禽白血病基本已经实现净化。在国内,发展极度不平衡,分为2种情况:一种是国外品系鸡到国内后禽白血病控制的比较好,但有个别厂家设备、环境处理的不好,存在反弹现象;第二种情况是我国地方品系鸡和黄鸡感染率比较高,这一部分还未完全净化。限于中国国情,例如南方的养殖模式,封闭性较差,感染率较高;且品系较多,在我国需同时处理七十多个品系,这是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 保持进口净化的品系鸡不被感染,生物制品的质量很重要。污染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外源病毒污染,提供给客户的疫苗,都要经过对白血病毒的检测,合格之后才能提供客户使用,这是针对已经净化的鸡群,阻断其再次感染的方式。另一方面是综合的生物安全体系,对于现在尚未净化的鸡群,特别是黄鸡,需要施行严格的净化。净化方面存在两个难点,一是诊断试剂的应用。一直以来诊断试剂完全依赖进口,价格高昂,但我相信诊断试剂很快会实现国产化,国产化后购买价格会相应下降,届时将会有更多企业参与进来。二是技术操作难度大,例如病毒分离技术,一般养殖企业的技术水平很难达到,这就需要第三方科研实验室,如大学、科研院所和商业化运营的科研实验室来承担。包括政府也将会向这些第三方购买净化技术,这也是农业部的一个发展战略。国务院要求,年必须实现禽白血病的净化,今年6月国务院将发布相关指南,所有的养殖场必须启动净化方案。 郝总:猪蓝耳病的疫苗市场上有很多种,您对猪蓝耳病的防控有什么建议? 赵教授:蓝耳病毒有一个与其他病毒不同的特点,就是当体内有抗体但滴度不高时,抗体不仅无法杀死病毒,反而会促进病毒增殖。目前我国的蓝耳病毒疫苗较多,总体来讲在实验室的效果评估较好,但部分疫苗安全性稍差。对于这些疫苗使用的时期需要科学评估。例如个别疫苗用于母猪后,可能会造成流产,所以需要慎重选择应用时期。目前存在部分疫苗在实验室效果较好、但临床使用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我认为可能与临床上多重免疫抑制病感染比较普遍有关,这可能是造成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对于疾病的防控不能只看病本身,还需要有整体观念,就像养殖宝的动物诊疗模块,积累检测大数据,有利于对疾病进行宏观的掌控,是用宏观的视野去看待疾病的防控,而不是只针对一个病原,病原和病是两个概念。 郝总:您之前研究过猪蓝耳病毒在抗体免疫选择压下的变异,您认为这一研究对防控猪蓝耳病有什么意义? 赵教授:免疫选择压有的是通过细胞免疫促使病毒变异,更多的则是通过抗体。我们在实验室曾研究过流感、新城疫、白血病、蓝耳病,这些病毒极易变异,这使得疫苗免疫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无法中和病毒,使病毒和疫苗在体内长期共存,最终导致病毒变异,疫苗更加无法防控。 对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仅要哪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