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吕芃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山东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 有一种责任叫铁肩担道义,有一种潇洒叫妙笔著文章。“新闻是启迪人们思想的最好的工具,它提高人们的素质,使之成为有理智、有道德的社会之人。”新闻传播学院是百年山大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学院,植根于“文史见长”的悠久人文血脉,把握最前沿的时代脉搏;在这里你可以提高综合素养、掌握传媒行业的各种技能,未来能担当起对国家和社会这艘航船的瞭望,实现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看护! 欢迎加入新闻传播学院,在这里,让我们见证历史、镌刻记忆、创造时代! 新闻传播学院于年9月14日独立建院,是百年山大最年轻、最有活力的学院之一,是中宣部、教育部遴选的全国首批十家“部校共建”重点建设的新闻学院。 ●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闻专业专修班 ●年恢复招生新闻专业专修班 ●年成功申请全日制新闻学本科专业 ●年成立文学院新闻系,正式招收新闻学本科生 ●年获得全国首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年获得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 ●年成为全国首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 ●年成为全国首批部校共建新闻学院 ●年获批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 ●年新闻传播学院正式成立 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招生专业信息 新闻传播大类招生,专业名称:新闻学,不受选考科目限制,大二进行专业方向分流:融合新闻方向、策略传播方向、大数据与智能媒体方向。 培养目标:新闻学专业以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为追求,以“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为指引,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专业倡导文理兼修、学科交叉的融合性、开放性教学体系;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的参与性、体验性课程体系;构建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于一体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致力于打造山大特色、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新闻学专业,培养造就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精英人才。 专业优势 ●年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年中宣部、教育部确立“部校共建”重点建设专业 ●“媒介科学”入选山东大学“一流学科激励计划” 师资队伍 新闻传播学院目前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2人;教师中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27人(含博导);教师中近95%具有博士学位;近70%教师取得海外学历或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究经历;学院还聘请若干国内外一流学者和几十名业界导师作为兼职教授。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国际视野,充满发展活力;并通过高水平、多层次的师资培训,努力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重点基地与实验室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基于多角色扮演的新闻发布交互式演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新闻传播学类首批10个之一) ●教育部部属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山东大学-大众报业集团”实践基地(新闻传播学类首批16个之一)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品牌与传播研究基地 ●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媒介技术与文化传播实验室 ●山东大学文科科研实验室——大数据与精确传播实验室(山东大学4个文科实验室培育建设项目之一) ●国际合作实验室——新媒体与文化传承MR实验室 ●媒介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含融媒体与全息传播、大数据与智能传播、无人机与移动传播、媒介政策与公共传播、媒体创意与视觉传播、媒介技术与文化传播6个实验室) 通识教育必修、选修课、学科平台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组(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及综合实践课等系列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课及实践课)、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史、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等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新闻采写编评、摄影及视频制作等业务课程,媒体融合,创意品牌传播,数字传播技术与应用,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双语),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数据新闻及可视化等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 方向之一:融合新闻方向旨在培养兼具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系统掌握新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各类媒体生产及运作的全媒化复合型高素质新闻人才;该课组包含: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经济新闻研究、媒体策划与创意写作、新闻名家进课堂、红色新闻文化寻访、调研中国等课程。 方向之二:策略传播方向旨在培养适应数字媒介时代要求、拥有复合知识结构、掌握全面专业技能和具备卓越发展潜质的公共传播人才;该课组包含:影视传播、整合营销传播、品牌策划与传播策略、传播心理学、危机传播管理等课程。 方向之三:大数据与智能媒体方向旨在培养培养具有扎实的互联网思维、熟练的新媒体操作技能、数据处理能力等新媒体人才;该课组包含:智能媒体与传播、网络舆情分析技术、大数据推断基础(双语)、新闻核查、无人机航拍与技术应用、python语言基础等课程。 ●专业前沿交叉化 在原有扎实的新闻学、传播学方向基础之上,开设了“大数据与智能传播”方向,该方向是为了顺应媒体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发展的需要,顺应我国媒体融合与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要求而开设的新闻传播类本科教育的新方向。课程体系体现学科交叉、文理兼容。 ●实验教学全媒化 立足学科前沿,强化实验教学,尝试“1+4”实验室教学模式,形成了“媒介科学”创新背景的实验教学体系,实现全媒化专家型的人才培养。 ●专业视野国际化 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开设讲座、教学周,每年5-6月举办“国际学术交流月”,年均邀请30位以上;成建制地派出师生参加海外交流项目,年均不低于20%;年均四十余位外教来院讲学。与国际知名高校签署了“2+2”本科双学位项目,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 ●实践平台基地化 依托实习基地对人才进行基地化培养,本专业拥有三十余个不同层次的实践基地,如教育部部属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山东大学-大众报业集团”实践基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以及地方媒体和红色文化基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学习过程自主化 在四年的学习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通过全员本科生导师制、校内外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在学习和就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鼓励学生组建学术型社团,吸收本科生进课题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成建制地组织学生进行调研活动,开展读懂中国、乡村调研等;采用多元评价、优化考核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文培育常态化 根植于齐鲁文化、山大文史见长的深厚人文资源,依托学院的两个人文素养平台:传播经典的“文学生活馆”和短视频栏目“百微山大”,学生通过聆听经典和参与节目制作得以文化滋养。这两个文化平台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多项奖励及央视《新闻联播》的报道。 ●学生多彩生活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依托于厚重的齐鲁文化,始终秉承以人文素养提升为基础的理念,以德树人,从多个层次培育学生的文化底蕴。 文学生活馆——领读经典 文学生活馆是在新闻传播学院管理与运作下成立的,旨在促进全民关于文学经典的阅读与文化传播,荣获第八届山东省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百微山大》:文化山东的山大担承 《百微山大》由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台和党委宣传部联合制作,以每年近百部原创微视频作品,呈现一所大学的温度,是全国高校知名的校园文化品牌。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级本科生武中奇 在新闻传播学院的日子是最快乐的青春时光。这里有最可爱的师友、最有活力的学生组织、最丰富的实践体验和最有趣的课堂,记忆最深刻的还是知新楼门前的那棵树!在新闻传播学院的四年收获颇丰,建立了对所热爱的学术领域的浓厚兴趣,我也找到了人生努力的方向,这座城市、这所大学和这个学院都令人留恋和向往,也希望你能在这里度过最美好的大学时光!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级本科生尚佳 写这段文字时,让我回想起当年高考报志愿,看了一圈,最后仅仅是因为喜欢拍照,将新闻传播学院放在第一志愿,这个看来不够谨慎的选择,却带给了我足够丰富、热爱的大学时光。说到新闻传播学院给人的感觉,大家常常想到年轻、活泼,的确如此,学习新闻让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