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看好的没 https://m.39.net/disease/a_h6tdjdg.html

广州体育学院

01

学院概况

广州体育学院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广州市中轴线上,是新中国最早创建的体育高校之一,也是华南地区唯一独立建制具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体育高等学府。现有在校本科生人,全日制研究生人

学科专业布局合理。学校现设有14个教学机构,20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医学6大学科门类,拥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休闲体育学、体育新闻传播学、运动康复学、运动医学等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体育、新闻与传播等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体育学一级学科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舞蹈表演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新闻学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学科建设精准定位、优化布局成效显著。体育学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逐年上升,自年起进入全国前11%—13%行列。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17门,其中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现有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课程教研室2个(其中虚拟教研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9个,省级校企联合实验室2个,省级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9个。年以来,获得了包括7项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在内的10项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

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学校积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分别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3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连续6年举办广州运动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运动辅具与健康促进”国际学术会议。学校与美国西密西根大学构建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体系,与英国阿伯泰大学合作开展本科2+2学分互认双学位项目,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开展硕士1+1+1联合培养项目。学校不断加强体育文化交流,有一大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受国家委派出国援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动服务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近年来,学校招收留学生、港澳台生和交流生多名。每年有30多名教师出国(境)参加学术会议、科研合作、访问研修,多名学生参加国(境)外学习、实习、比赛等交流项目。

02

研究生专业简介

体育人文社会学:

该专业中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是省名牌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相互关系及其基本规律的学科群。运用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体育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旨在从理论上提出有关体育决策的建议,并在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运动人体科学:

该专业是省名牌专业。运动人体科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群,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保健康复等学科。

体育教育训练学:

该学科在全国高校的同类学科中排名领先,该学科中的体育教育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主要探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该学科的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团队为广东省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库支持。

民族传统体育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研究中华民族体育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学科群,它是现今我国体育学三大运动技术类专业之一。其下设四个研究方向,即:武术、民俗民间体育、传统体育养生和岭南武术历史与文化。它以武术(套路和散打)、体育养生以及民俗传统体育(南狮、舞龙)为主要研究对象,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挖掘、整理和创新,并使之发扬光大。

休闲体育学:

休闲体育学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全民健身以及大众休闲生活的需要。主要探讨休闲体育理论与政策、休闲体育项目策划与指导、体育旅游开发研究和休闲体育市场开发与服务等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

体育新闻传播学:

体育新闻传播学隶属于体育学一级学科,是我校在全国率先设置的硕士二级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体育领域中新闻传播活动的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研究重点在体育新闻传播理论与业务、广播电视体育新闻以及体育新媒体传播等领域。

运动康复学:

该专业是全国体育学院中较早设立的理学专业。该专业以培养具有康复治疗和运动医学知识、技能和科研能力,从事康复治疗、运动伤害防护、健康指导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全面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综合素质、操作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性环节。在此基础上,开展实验科研教学中心建设工作,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运动康复专业已拥有多个实验室(国家级2个和省级2个)和充裕的仪器设备。已形成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特殊儿童运动康复、慢性病与老年病的运动康复、运动康复评定技术与运动处方等多19专业研究方向。

运动医学:

本专业研究运动和缺乏运动给人体带来的生理、病理问题及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从医学角度阐明体力活动及静态生活方式影响健康和在各种慢性疾病病因学中的作用,并且为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研究提供医学手段以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目的。同时运用医学技术和知识对运动进行监督和指导,防治运动伤病、保障运动员健康、提高运动成绩。本专业授医学硕士学位。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含非全日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学习年限一般3年,实行学分制。学位论文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内容,但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呈现。学位论文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和新闻业务技能培养,培养全媒体时代拥有系统的传播知识、卓越的传播技能、全面的传播素养的高层次专业型传媒人才,培养造就掌握新闻传播专业理念、恪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胜任新闻传播行业变革,具有现代竞技体育理念,能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从事体育新闻传播或其他新闻传播工作的编导、记者、节目主持人以及体育解说评论员等实践型高级传媒人才。主要有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体育新闻传播理论、体育新闻业务、体育广播电视新闻、体育新媒体传播、体育解说评论等研究领域。

03

院校属性

所在地区:广东省广州市

学校代码:

院校类型:体育类

院校性质:省属高等院校

主管部门:广东省

学校排名:NO.11(年ABC中国大学排名体育类)

NO.9(软科中国体育类大学排名第9名)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B

04

24招生信息

+招生计划

年广州体育学院拟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1名。年接收全日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不接收“退役大学生士兵”“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等专项计划硕士研究生。

年广州体育学院拟统招(不含推免)全日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名,全日制体育硕士名,非全日制体育硕士81名,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批准计划数为准,非全日制体育硕士原则上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1.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休闲体育学、体育新闻传播学、运动康复学、新闻与传播、运动医学等7个专业复试进行专业面试、英语口语听力测试。

2.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硕士等3个专业复试进行专业笔试、专业面试、英语口语听力测试、专项运动技能测试。

3.同等学力考生(专科毕业或本科结业者)复试时须加试(笔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具体详阅上表

4.“★Z1休闲体育学”“★Z2体育新闻传播学”“★Z3运动康复”为我校自主设置的硕士二级学科。

5.获得国家二级及以上等级运动员,报考专业符合我校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专业,初试分数线达国家线且资格审查通过者,可优先取得复试资格。

学费/学制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费元;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学费00元。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学费元。

05

近三年招生人数

对比23年,广州体育学院年整体缩招34人,其中,体育人文社会学缩招3人,运动人体科学缩招5人,体育教育训练学缩招5人,民族传统体育学扩招3人,体育新闻传播学扩招1人,运动康复学缩招2人,全日制体育硕士缩招23人。

06

近三年复试分数线

07

23复试+拟录取分析

01

分数区间分析

年广州体育学院+一志愿进入复试人,拟录取(含调剂)人(体育学硕人,全日制体育专硕人)。

初试最高分是学硕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分,专硕运动训练专业的分,从进入复试分数区间来看,-区间段的人数最多,占复试总人数的43.53%,另外,-区间段的人数也超过复试总人数的30.82%。

02

各专业分析

体育学

复试及拟录取分析

01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一志愿复试37人,初试最高分分,最低分分,平均分,一志愿拟录取34人,拟录取率91.89%,无调剂计划。

02

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人体科学一志愿复试18人,初试最高分分,最低分分,平均分.83,一志愿拟录取18人,拟录取率%;拟调剂计划7人,调剂拟录取6人,缺额1人。一志愿+调剂共拟录取24人。

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一志愿复试14人,初试最高分分,最低分分,平均分.36,一志愿拟录取14人,拟录取率%;调剂计划28人,调剂拟录取26人,缺额2人。一志愿+调剂共拟录取40人。

04

民族传统体育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一志愿复试4人,初试最高分分,最低分分,平均分,一志愿拟录取3人,拟录取率%;调剂计划1人,调剂拟录取2人,满额。一志愿+调剂共拟录取5人。

05

运动康复学

运动康复学一志愿复试15人,初试最高分分,最低分分,平均分,一志愿拟录取13人,拟录取率86.67%。

06

体育新闻传播学

体育新闻传播学一志愿复试9人,初试最高分分,最低分分,平均分.33,一志愿拟录取9人,拟录取率%。

以上为体育学各专业拟录取情况,其中,体育人文社会学、新闻传播学和运动康复学无调剂考生。

体育

复试及拟录取分析

01

体育教学(全日制)

体育教学(全日制)一志愿复试人,初试最高分分,最低分分,平均分.17,一志愿拟录取人,拟录取率97.53%;调剂计划13人,调剂拟录取13人。一志愿+调剂共拟录取人。

02

体育教学(非全日制)

体育教学(非全日制)一志愿复试17人,初试最高分分,最低分分,平均分.53,一志愿拟录取16人,拟录取率94.12%;,调剂拟录取45人。一志愿+调剂共拟录取61人。

03

运动训练(全日制)

运动训练(全日制)一志愿复试25人,初试最高分分,最低分分,平均分.76,一志愿拟录取24人,拟录取率96%;调剂拟录取13人。一志愿+调剂共拟录取37人。

04

运动训练(非全日制)

运动训练(非全日制)一志愿复试3人,初试最高分分,最低分分,平均分,一志愿拟录取3人,拟录取率%;调剂拟录取17人。一志愿+调剂共拟录取20人。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dongshengzx.com/sdsh/908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