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众报汶上讯(通讯员刘长春胡克潜王红琳)“这些害虫是玉米螟、叶蛾、金龟甲……还有好多叫不上来名的。这不,我们两天就收集了20多袋,估计也得有六七百斤呢!”8月3日下午,汶上县次丘镇东温口村45岁的田间巡护员刘吉田,正从玉米地里太阳能杀虫灯下面的布袋里清理害虫,他对这杀虫灯的效果感叹不已。 刘吉田口中所说的杀虫灯,是汶上县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安装使用的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有效解决大田作物害虫问题,去年来,汶上县率先在全省试水大田作物绿色防控新模式。该县投资80多万元,在5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汶西、汶西南片区,安装了盏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新安装的太阳能杀虫灯采用物理诱杀方式,以太阳能电池板为电源,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引诱害虫扑向光源,光源外配置高压钢丝网,害虫触碰高压钢丝网后即被电击,灭杀的害虫落入底部专用的接虫袋内。目前,太阳能杀虫灯让2万多亩农田受益。“现在是玉米授粉的关键时期,高温高湿的天气又是害虫高发期,往年都要一遍遍地打药。这不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喷药次数比去年少了一半,省钱又省力,杀虫效果也非常好!”汶上县植保站站长田延坤介绍说,“使用太阳能杀虫灯有效控制了害虫基数和密度,降低了用药次数和用药量,节约了成本,保护了环境,实现农业绿色无公害,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 为充分发挥太阳能杀虫灯的防控效果,汶上县对杀虫灯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该县建立了杀虫灯远程智能控制系统,农业部门管理员在线上对杀虫灯进行24小时监控,随时掌握工作状态。当杀虫灯出现故障时,控制系统在15分钟内向管理员发送信息,通知故障灯的坐标位置和故障原因。还在每个片区配备了5名专职田间巡护员,对杀虫灯进行日常巡查和维护,并定期清理害虫,做到了管理全天候、无缝隙、无死角。 近年来,汶上县为打造绿色高效生态农业,推进粮食绿色增产,加大对农业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开展农业科技展翅行动,突出物理技术优先和信息技术优先,集成示范推广一批粮食绿色增产技术模式。实施了粮食作物主要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技术推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补助、农企合作共建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先后组织承办了全国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培训活动和山东省农企共建麦田病虫害防治用药示范现场观摩会。在粮食作物全生育期全程实施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安全用药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粮食作物病虫危害。 目前,汶上县50万亩粮食绿色高产创建示范方的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50%以上,农药施用量较3年前降低30%,防治效果提高5%。 “汶上县创新粮食绿色增产方式,在全县全面启动了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绿色增长的粮食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粮食持续稳产高产优产。”汶上县农业局副局长陈建强如是说。 赞赏 长按白癜风会遗传吗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