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尹燕军)5月6日,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头条重磅播出《机制创新系统治理东平湖构建新生态》,报道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用机制创新、系统治理的方式推进东平湖生态修复。 县委副书记、县长徐立勇指出,我县对东平湖实施系统综合治理,一个方面加大生态保护修复的力度,植树造林,护水保水,打造绿水青山;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绿色产业,为湖区群众提供更多的新的就业机会,打造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东平湖是黄河下游唯一的蓄泄洪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近日,东平湖一场增殖放流活动备受瞩目。这次,为放流鱼苗买单的不是政府,而是一些非法捕捞人员,执行的是一次公益诉讼案件的判决结果。 据悉,此前,唐某等三人于东平湖禁渔期内,在湖里开展非法网捞,被县公安部门当场查获。尽管认定的非法捕捞鱼类是多斤,可是,此次现场被罚增殖放流的鱼苗却高达多斤。 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赵传平解释,为什么惩罚放流这么多的鱼?按照国家法律规范,根据专家评估,一般渔获物是占实际伤害鱼类60%左右,通过折算,再按3到5倍的标准进行处罚,我们就顶格对他进行5倍处罚。 而以往,对非法捕捞案件的处理只是采取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附加罚金这些方式,往往一罚了之、罚完了事。如今,国家试点公益诉讼,补上侵害社会公共利益而缺席主体起诉人的漏洞,根治了东平湖非法捕捞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的顽疾。 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周新宇介绍,截至目前,提起公益诉讼案件17件,增殖放流鱼苗余万尾。 东平湖有25万亩水域,靠湖吃湖,网箱网围一度占到水面的55%,每年入湖饵料1万多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落到实处,近年来,我县全力开展清网净湖等综合整治,渔民全部上岸转产。 老湖镇浒源社区居民李厚坤如今喜上眉梢,他告诉记者,原来东平湖的水因为养鱼,导致水有臭味,如今的水供人吃都没问题了。不养鱼搞旅游,东平湖旅游越发展越好,村民划船一年能争取挣三、四万元。 为了优化整合相对分散的旅游资源,我县组建文旅集团,增加湿地摇船旅游、水浒影视城实景马战等文旅项目,一年下来可营收多万元。东平湖文化旅游发展(山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兴庆介绍说,通过精准营销、精品景区的改造提升,将通过文旅产业的带动,使周边的群众不仅是成为参与者,而且成为共享者。 为了塑造高端旅游品牌,泰安对标杭州千岛湖,引进央企开展合作。眼下,山东中林东平湖公司已经落地扎根,正加快实施总投资2.6亿元的渔业产业园建设等三个项目。据山东中林东平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赵建华介绍,该项目年产值能够达到10亿元,能够解决当地渔民转产转业在人左右。 划重点 明确东平湖“五大定位”!《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实施 最新最全最简!山东省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 今年2月份,山东正式批复实施《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年)》,确立了省市县多个部门和单位分级分类实施的16项生态保护类和19项高质量发展类项目,将东平湖区域打造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生态东平未来的发展将更加势不可挡。 精彩回放 央视《百家讲坛》聚焦东平!讲述古代著名儿科医生钱乙的传奇故事央视再次聚焦东平,这次“外宣”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dongshengzx.com/sdxw/886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