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产业投行以数字化技术为政府部门打造一张清晰的服务作战地图。

4月7日,《山东新闻联播》以“山东: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蓄水池赋能经济转型升级”为题,报道了山东省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践案例,其中,高度肯定了万链数科“数字画像”在赋能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所作出的积极探索。

以数字科技描绘政府服务“作战地图”

年,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到家,居全国第三位;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6万家,居全国第6位;涌现出了潍柴、中车、海尔、浪潮等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

为进一步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夯实科技型企业培育的根基,山东省从今年起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每年支持家左右的中小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以聚焦战略性新兴领域及短板产业,组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力争到年,全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推动项以上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培育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家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带动超过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而青岛作为山东龙头城市之一,全市有.44万家注册企业,其发展需求不尽相同,有需要资金支持的,有需要引进高端人才的,有需要实现技术突破的,有需要拓展市场的……如何做大高新技术企业蓄水池,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已经迫在眉睫。

这就要求企业要有精准画像,以为企业定制适宜的资源,实现供需高效对接。为此,万链数科响应青岛市科技局高企治理需求,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全市科技型企业的营业收入、利税、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知识产权、投融资活动、企业信用等进行数据化、精准化的监测与系统分析,描绘企业“数字画像”,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准高企、高企、拟上市高企等几个类型对号入座,准确把脉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需求,为政府“一企一方案”进行精准支持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有了高企的“数字画像”,政府部门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张清晰的服务作战地图。正如不久前,磁性材料领军企业青岛云路与中科院联合进行的一项“卡脖子”技术研发,在没有申请的情况下就直接拿到了政府的科技配套资金。

不仅如此,处于筹备上市阶段的云路还获得了研发投入奖励、市级技术创新中心、上市辅导等一揽子扶持服务,跨越式发展迅速起势。

助力多元产业实现数字升级

据悉,万链数科目前已承接青岛科创领域的信息化、数字化项目落地工作,协同政府共同打造“数字青岛-数字科创”新生态,构建“一馆、一图、一码”科创大数据应用格局,辅助科学决策、支撑精准服务,壮大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除了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动作频频,今年以来,万链数科还在指数研究、技术交易等方面持续发力。例如在指数研究方面,依托万链·青科信指数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国海洋新兴产业指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对全国海洋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本、科创等投入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量化中国海洋新兴产业的活动现状,填补海洋新兴产业统计和度量的空白。

数字科技正在逐渐成为经济加速发展的新引擎。万链数科作为场景生态数字科技平台,也将坚持以科技为驱动,不断探索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在产业领域的场景应用,以赋能实体产业数字化创新和转型。

END

热文推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dongshengzx.com/sdxw/887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