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新闻实践,有了深深的思考,因而出版了多部新闻理论专著。今天在大型系列专栏中,说说我的第四部新闻理论专著《视苑走笔》。

出书是不易的,单就本书而言,积累需用心,整理需精心,出版需费心。

这本书早该面世了,一直到现在才与大家见面。原因有三,一、年是邢台电视台建台20年,本人作为发起者、组织者、总策划,编辑出版了大型文集《我们一起走过——纪念邢台电视台建台20年》。二、作为电视台重要部门,部主任只有我一个人,这在邢台电视台历史上从未有过。三、出书难制约了该书的出版进度。

感谢靳有新主席为我作序。靳有新,河北记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特地摘录几段:

刘波同志把一摞厚厚的书稿拿来,愿意让我写几句话,这是刘波同志的又一新作,对于刚刚荣获河北省优秀新闻记者称号的刘波同志,真可谓双喜临门,可喜可贺。

大凡出书的人,都是想说点什么,所谓文以载道,言为心声,“行有余カ,则以学文”。要立言,首先要实践,要思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明了学与思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刘波同志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他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不懈追求精神。

据我所知,从农村走出来的刘波同志,种过地、做过工,在一家大型企业做新闻干事10年,并在报社帮助工作当记者两年。年邢台市广播电视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编辑、记者时,靠着自己扎实的功底,在众多的报考人员中脱颖而出。之后一直在新闻第一线工作,如今独当一面,负责《邢台新闻联播》采访工作。

了解电视新闻的人都知道,电视记者很忙,エ作十分辛苦,背着沉重的摄像设备,东奔西走既拍又写,每天下来已很疲劳了,很难有空余时间再思考问题,动笔写点什么。可刘波同志却能超常规地拿起笔,而且坚持多年从未停止,这其中刘波同志要付出多少辛勤的汗水,在一线当记者时是这样,担任部主任后仍是这样。

新闻工作者需要学的东西很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的方针政策,职业道徳准则,新闻业务知识,文史和科技知识等等。实践告诉我们,不学习就很难做好新闻工作,这是新闻工作性质所决定的。然而,新闻记者在紧张的工作中容易把学习的时间挤掉,如何解决好工作和学习的矛盾,是我们每位从业人员需要认真思考的。

新闻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社会安定团结,人民生活逐步提高,人民群众期待新闻事业大发展,对新闻宣传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当前,我们队伍中有些同志的业务水还不尽人意,距党和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有些新闻作品立意不新,思想浅狭,不讲文法修辞,缺乏基本知识,文字错讹等现象亟待克服。这些问题,既说明我们有些同志的基本功不够扎实,也说明工作作风不够严谨,因而加强学习和尽快提高的任务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

我国老一代新闻工作者邓拓提倡记者做“杂家”,邓拓同志说的“杂家”是一种比喻,意思是新闻工作者要博览群书,要有广博的知识。电视工作者节奏快,常常以工作挤学习,久而久之,出现了不爱学习、不愿学习、不善于思考的现象,长期下去势必影响工作,我们应提倡并养成学政治、学业务的好风气。学习对肩负传播重任的电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学习、学习、再学习。(本文写于年10月)

作者简介:高级记者。出版新闻论集:《永在记忆中》《电视新闻的思考》《视苑走笔》《难忘的战斗》《声屏论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dongshengzx.com/sdxw/892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