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学期我院召开了由院领导、教授、学术委员会成员、各系系主任和研究生导师参加的学科建设专题会议,传达了学校新学期工作会议、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专题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学校下发的“关于贯彻落实新学期学校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之后,围绕刘建亚校长在新学期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建设为核心”;“特色立校”、“人才强校”;以及威海校区“一二三”发展规划,打造优势学科,培养优质师资,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科研水平,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等发展理念与思路,结合学院“十三五”规划的修订工作,通过各种形式与不同范围内的讨论,对学院学科建设整体发展状况以及各个学科自身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查找问题,寻找突破口。在这一过程中,大家逐渐形成了共识,明确了未来的发展目标。现将前一阶段学院关于学科建设的思考介绍如下:

1

对学院学科发展现状的分析

就学院学科发展的基础而言,我院现有的两个一级学科中,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曾经是威海校区开设最早,师资层次高、科研创新能力强、人才培养质量过硬的传统专业,也是学校的省级品牌专业。尽管近年来面临其它学院高速跨越式发展给本学科带来的压力,以及自身作为传统学科面临研究方向调整、教学科研人员新老交替等巨大挑战,但仍然在教学科研上保持着良好的势头,在威海校区的文科院部中,无论就教学工作而言,还是就科研成果产出的质量与数量而言,都没有失去原有的优势。尤其是本学科在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修辞理论与修辞批评研究、现代诗歌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等研究方向,曾经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得到了同行的积极评价,这也为今后的学科建设打下了基础,积累经验。在上一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威海校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山东大学本学科评估取得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新闻传播学学科自年设立以来,立足地方和自身实际,与总校新闻传播学科实现错位、补位发展,也正在形成自身的专业发展特色,其比较新闻、澳大利亚传媒研究、胶东地方新闻史研究等研究方向都产生了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成果,在国内新闻史论、国际新闻传播领域具有相当知名度。近年来,青年教师在新闻传播法、互联网治理、媒介文化、融合新闻等学科较为前沿的研究领域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相关课程配套的实验室建设日臻完善。

2

对未来学科建设形势的分析

我们认为,目前文化传播学院现有的两个一级学科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已经入选山东大学学科建设“高峰计划”,威海校区该学科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以国内一流的水准要求自己,通过点的突破,与总校相关学科形成互补,并以自身鲜明的特色,尽快融入山东大学相关学科的发展之中;新闻传播学学科具有的应用型学科特征,符合威海校区的定位;在媒介融合、媒体转型的大背景下,本学科还有着探索学科交叉,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的良好潜力,在今后的几年里,依托山东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具备自身发展的空间,有条件培育成为我校优势特色学科。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学院的学科建设目前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学科领军人物严重缺乏;高级职称人员偏少,职称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35岁-45岁左右的青年骨干力量有待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压力很大;学科团队规模偏小,研究力量分散,研究方向与研究特色需要进一步凝聚。在威海校区明确提出“一二三”发展规划,打造优势学科,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大背景下,文化传播学院必须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在山东大学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有所作为,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够在威海校区正在形成的新的格局中占据自己的位置。

3

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

1凝炼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二级学科的学科发展方向。

文艺学学科需要依托“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这一平台,加强与中国社科院及国内其它研究力量的合作,拓展国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并通过积极组织申报教育部、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规划项目、重点项目与重大研究项目,在未来5年内,产生一批有较大理论价值的学术成果,奠定在该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应该重点支持和建设中国现当代诗歌及诗学研究平台,强化队伍和研究特色,开创诗歌叙述学研究高地和学科新领域,使之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特色学科发展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应当将学术研究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在核心的对外汉语方向基础上,加强语言与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培养提高现有师资的科研水平。其它二级学科也必须围绕学科方向的凝聚组织学术队伍,开展学术研究,争取点的突破。同时还必须积极进行学院内部的学科调整,使科研力量向优势学科与学科发展的优势方向集中。

2围绕学科方向的凝聚,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经过近十多年的引进与培养,学院的师资已经基本上能够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今后的师资队伍建设应该改变过去主要围绕本科教学需要引进师资的思路,在一些重点发展的方向上,引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并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具有较强学术实力与较大发展潜力的学术队伍。

3促进科研成果产出的质与量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十三五期间,争取使发表的CSSCI论文数达到十二五期间的1.5倍,并争取在重点项目、重大项目申报上有所突破,在重点发展的方向上,能够产生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标志性学术成果。

4抓住新闻专业在新媒体条件下正在形成新的业态这一发展机遇,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

与新技术的结合、与其它专业的结合,特别是媒体融合,是当前新闻学发展的新趋势。这一新的发展趋势不仅需要打破原有的各种不同媒介的界限,同时还需要整合新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多个学科专业的力量,而这正是综合性大学发展新闻学专业的优势所在。我们应该在未来的发展中,积极推动我院新闻学专业与其它专业的结合,争取在新型交叉学科的打造方面有所作为。

5在学术团队建设与学术研究中积极推动国际化合作。

今后学院的国际化工作,必须在促进学生海外学习经历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同时,让更多教师有机会到国外访学、参与国际间的合作研究;积极聘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同时,学院还应该采取措施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外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以扩大学术影响力。

最近一段时间,在深入领会学校新的发展思路,认真分析研究学院学科发展现状以及今后发展方向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未来几年是学校和学院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认准形势,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努力适应中国高等教育的大趋势,推进山东大学一体化发展进程,才能够为学院的生存与发展赢得足够的空间。而学科建设工作的成败,将在学院今后的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文/张红军

来自/文化传播学院

编辑/闫闰阁









































黑龙江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白癜风的地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dongshengzx.com/sdsh/81752.html
------分隔线----------------------------